自定義容器(Container)
經(jīng)過之前編章的介紹,我們知道在 Python 中,常見的容器類型有: dict, tuple, list, string。其中也提到過可容器和不可變?nèi)萜鞯母拍?。其?tuple, string 是不可變?nèi)萜鳎琩ict, list 是可變?nèi)萜鳌?可變?nèi)萜骱筒豢勺內(nèi)萜鞯膮^(qū)別在于,不可變?nèi)萜饕坏┵x值后,不可對其中的某個元素進(jìn)行修改。當(dāng)然具體的介紹,可以看回之前的文章,有圖文介紹。
那么這里先提出一個問題,這些數(shù)據(jù)結(jié)構(gòu)就夠我們開發(fā)使用嗎?不夠的時候,或者說有些特殊的需求不能單單只使用這些基本的容器解決的時候,該怎么辦呢?
這個時候就需要自定義容器了,那么具體我們該怎么做呢?
功能 | 說明 |
自定義不可變?nèi)萜黝愋?/td> | 需要定義 __len__ 和 __getitem__ 方法 |
自定義可變類型容器 | 在不可變?nèi)萜黝愋偷幕A(chǔ)上增加定義 __setitem__ 和 __delitem__ |
自定義的數(shù)據(jù)類型需要迭代 | 需定義 __iter__ |
返回自定義容器的長度 | 需實(shí)現(xiàn) __len__(self) |
自定義容器可以調(diào)用 self[key] ,如果 key 類型錯誤,拋出TypeError ,如果沒法返回key對應(yīng)的數(shù)值時,該方法應(yīng)該拋出ValueError? | 需要實(shí)現(xiàn) __getitem__(self, key) |
當(dāng)執(zhí)行 self[key] = value 時 | 調(diào)用是 __setitem__(self, key, value)這個方法 |
當(dāng)執(zhí)行 del self[key] 方法 | 其實(shí)調(diào)用的方法是 __delitem__(self, key) |
當(dāng)你想你的容器可以執(zhí)行 for x in container: 或者使用 iter(container) 時 | 需要實(shí)現(xiàn) __iter__(self) ,該方法返回的是一個迭代器 |
來看一下使用上面魔術(shù)方法實(shí)現(xiàn) Haskell 語言中的一個數(shù)據(jù)結(jié)構(gòu):
#!/usr/bin/env python3 # -*- coding: UTF-8 -*- class FunctionalList: ''' 實(shí)現(xiàn)了內(nèi)置類型list的功能,并豐富了一些其他方法: head, tail, init, last, drop, take''' def __init__(self, values=None): if values is None: self.values = [] else: self.values = values def __len__(self): return len(self.values) def __getitem__(self, key): return self.values[key] def __setitem__(self, key, value): self.values[key] = value def __delitem__(self, key): del self.values[key] def __iter__(self): return iter(self.values) def __reversed__(self): return FunctionalList(reversed(self.values)) def append(self, value): self.values.append(value) def head(self): # 獲取第一個元素 return self.values[0] def tail(self): # 獲取第一個元素之后的所有元素 return self.values[1:] def init(self): # 獲取最后一個元素之前的所有元素 return self.values[:-1] def last(self): # 獲取最后一個元素 return self.values[-1] def drop(self, n): # 獲取所有元素,除了前N個 return self.values[n:] def take(self, n): # 獲取前N個元素 return self.values[:n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