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
一、吉姓的來源
1是遠(yuǎn)古黃帝有個(gè)裔孫叫伯儵,受封于 南燕(在今河南延津縣境),賜姓姬。后來他的子孫省去女旁,世代相傳姓吉;
2是上古周宣王有個(gè)賢臣叫尹吉甫,他的后代以王父字為姓,世代相傳姓吉。
二、吉姓的郡望堂號(hào)
望出馮詡、洛陽。
漢置馮詡郡,現(xiàn)在陜西省大荔縣。
三、歷代名人
吉士瞻——字梁容。梁朝蓮勺人,事武帝,為官清正廉潔,所至有名績,家無余積。
吉惟善——明朝開州人。性安靜,精通理學(xué),不事舉業(yè)。專心于學(xué)問,不圖功名利祿。署州學(xué)事,儀矩整肅,為后學(xué)宗師。卒于家。
吉文元——廣西桂平人。太平天國將領(lǐng)。太平天國十三年(1863年)追封祝王。
吉鴻昌——字世五。河南扶溝人。著名抗日將領(lǐng)。早年入伍,在西北軍馮玉祥部歷任旅長、師長、軍長和寧夏省政府主席等職。民國19年(1930年)蔣介石、馮玉祥、閻錫山中原大戰(zhàn)后,任國民黨第二路軍副總指揮。民國20年(1931年)9月因反對(duì)蔣介石反共內(nèi)戰(zhàn)和賣國投降政策,被蔣強(qiáng)令出國。1932年2月回國,同年加入中國***。1933年5月聯(lián)合馮玉祥、方振武等在張家口組成察綏民眾抗日同盟軍,任同盟軍第二軍軍長兼北路前敵總指揮。失敗后, 在北平、天津等地從事抗日活動(dòng)。1934年11月19日,在天津法租界國民飯店被捕。24日在北平(今北京)英勇就義。年39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