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
一、 弘姓的來源
弘姓是以祖上名字為姓的姓氏。春秋時期,衛(wèi)國有個大夫叫弘演,是個被國君器重的能人。弘演的后世子孫,就以其名字中的"弘"字為姓,成為弘姓。弘姓家族本來很昌盛,但到了唐代,唐朝皇族中李弘被立為太子,天下要避諱用弘字作為姓名。于是弘姓就都改為李姓。隔了好幾代人后,弘姓才被恢復(fù)。后來弘姓就成了歷史上的罕見姓。
二、 弘姓的郡望堂號
【郡望】 太原郡:秦莊襄王四年(前246年)初置,在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帶。
【堂號】 "納肝堂":春秋時狄人攻衛(wèi),殺衛(wèi)懿公。大夫弘演正在出使他國。聽到消息后回國,尋找懿公尸體,已被狄人吃掉,只剩了一只肝。弘演將出使請況向那只肝畢恭畢敬的作了匯報,然后拿刀破開自己的肚子,將懿公的肝納入自己腹中,說:"我來做懿公的軀體。"說完而死。
三、 姓弘的歷史名人
弘演:春秋時期衛(wèi)國大夫,很被國君器重。他奉命遠(yuǎn)使未歸時,狄人突然攻衛(wèi),殺懿公,盡食其肉,獨舍其肝。弘演歸,見而號曰:"臣請為表。",因自剖其腹,先出己之五臟,然后納懿公肝入己腹而死。后來,他成為封建社會忠君的典范。
弘恭:漢朝沛縣人,宣帝時任中書令。他對朝廷規(guī)章制度很熟悉,并堅持按規(guī)章制度辦事,能稱其職。元帝立,與石顯并得信任,委以政事,繼續(xù)重用,權(quán)傾一時,公卿畏之。